新安关注

人口普查 常住人口贵池最多 石台最少 这些人变多了!

2021年06月01日 08:40    来源:池州统计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根据池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2]的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池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

池州市统计局

池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5月28日

根据池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2]的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人口总量

全市常住人口为1342764人,与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402518人相比,减少59754人,下降4.26 %,年平均下降0.43%。

二、区域分布

全市4个县(区)中,常住人口超过50万人的县(区)有1个,在20万人至50万人之间的县(区)有2个,少于20万人的县(区)有1个。其中,常住人口居前两位的县(区)合计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为75.49%。

表1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区域分布情况

单位:人、%

1.webp

与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4个县(区)中,有2个县(区)常住人口增加。分别为:贵池区、青阳县,分别增加20006人、1732人。

三、户别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3]512929户,集体户18291户,家庭户人口为1267280人,集体户人口为7548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7人,比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65人。

四、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71596人,占50.02%;女性人口为671168人,占49.98%。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1.41下降为100.06 。

五、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4]人口为209142人,占15.58%;15-59岁人口为837841人,占62.40%;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5781人,占22.0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4777人,占16.74%。与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7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3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9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71个百分点。

表2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年龄构成

单位:人、%

2.webp

六、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79296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9801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2683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145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662人上升为13353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253人上升为11901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537人下降为29989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2980人下降为29897人。

与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5]由8.02年上升至8.74年。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99768人,与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9809人,文盲率[6]由8.53%下降为7.43%,下降1.1个百分点。

七、城乡[7]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01379人,占5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41385人,占40.32%。与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78545人,乡村人口减少23829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5.27个百分点。

八、流动人口[8]

全市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9]为390981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10]为156830人,流动人口为234151人。

与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237960人,增长155.51%;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136671人,增长677.97 %;流动人口增加101289人,增长76.24%。

注释: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4]全市常住人口中,0-15岁人口为223858人,16-59岁人口为823125人。

[5]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将各种受教育程度折算成受教育年限计算平均数得出的,具体的折算标准是: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专及以上=16年。

[6]文盲率是指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例。

[7]城镇、乡村是按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8]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9]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10]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是指一个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池州最新人口大数据出炉,这些人都变多了...

1342764这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池州市常住人口数

相较于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此次减少59754人

下降4.26%

年平均下降0.43%

那么在这些常住人口中,分布区域是怎样的范围?受教育程度如何?性别、年龄构成情况如何?池州市统计局根据省、市政府部署要求,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于今日公布池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让我们一起跟着图表解读人口数字背后的秘密!

这些人变多了!

“城里人”变多了◆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01379人,占5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41385人,占40.32%。与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78545人,乡村人口减少23829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5.27个百分点。人口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全市新型城镇化将继续稳步推进,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

“文化人”变多了◆ 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79296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9801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2683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145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662人上升为13353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253人上升为11901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537人下降为29989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2980人下降为29897人。

◆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99768人,与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9809人,文盲率由8.53%下降为7.43%,下降1.1个百分点。

◆ 从以上规模来看,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较“六人普”增长91.90%,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第5位。反映出十年来池州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与“六普”相比,目前,池州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由8.02年上升至8.74年。较高的人口素质,将为池州经济转型尤其是创新驱动提供更多动力。

“老年人”变多了

◆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09142人,占15.58%;15-59岁人口为837841人,占62.40%;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5781人,占22.0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4777人,占16.74%。

◆ 与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7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3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9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71个百分点。

◆ 值得关注的是,即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有所下降,但综合来看,2020年我市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却占全市常住人口的62.4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

◆ “老年人”数量的增多预示着池州正面临着人口结构老龄化风险的挑战,带来的问题是社会、家庭养老负担的增大,在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提高的背景下,如何应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将是建设池州美好和谐社会之重。

“流动人口”变多了

◆ 全市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390981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56830人,流动人口为234151人。

◆ 与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237960人,增长155.51%;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136671人,增长677.97 %;流动人口增加101289人,增长76.24%。

◆ “流动人口”的增加给发展中的池州带来了新的可能,也激发着城市的潜在活力。十年间,池州市坚持统筹推进,扩大招才引智规模,提高招才引智实效,加速形成了“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促产业”的良性循环。

除了这些,下面也有你关心的!

性别构成情况

◆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71596人,占50.02%;女性人口为671168人,占49.98%。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1.41下降为100.06。

◆ 由此可以看出,我市人口性别比明显下降,男女比例基本平衡,人口的性别结构得以改善,总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县区人口分布

◆ 全市常住人口从县区分布看,贵池区常住人口超过50万人,占全市常住总人口的45.82%;东至县和青阳县常住人口在20万人至50万人之间,分别占全市常住总人口的29.67%、18.5%;石台县常住人口少于20万人,占全市常住总人口的6%。其中,常住人口居前两位的县(区)合计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为75.49%。

◆ 对比可以看出,相较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市贵池区、青阳县常住人口占比呈增长趋势,分别增加20006人、1732人;东至县、石台县常住人口占比呈下降趋势。

户别人口情况

◆ 全市共有家庭户512929户,集体户18291户,家庭户人口为1267280人,集体户人口为7548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7人,比2010年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65人。

拓展阅读:

常住人口: 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文盲率:是指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例。

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是指一个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七人普:池州市人口发展呈现四大特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国务院决定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一年多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发展重要论述以及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省人普办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精心组织、扎实推进,7000余名普查人员艰苦奋战、无私奉献,广大普查对象共同参与、积极配合,高质量完成了普查摸底登记、比对复查、编码抽查等工作,全面查清了我市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呈现出我市人口发展变化的四大特点。

一、市辖区常住人口不断增加

2020年,我市常住人口总量134.28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5.98万人。市辖区常住人口达61.53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2.00万人,增长3.36%,占全市人口的比重达到45.82%,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提高3.38个百分点。


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保持较高位

2020年,我市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83.7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62.4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

三、高学历人口比重加速提高

2020年,我市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17.93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长91.90%。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1.34万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第5位。

四、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

2020年,我市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80.14万人,乡村人口54.1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9.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7.85万人,乡村人口减少23.83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5.27个百分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了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大量宝贵信息资源,我们将按照国务院、省人普办统一部署,做好人口普查资料开发利用工作,采取更多方式向社会公布和共享普查成果,最 大 程 度实现人口普查资料社会价值,为推动新阶段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提供详细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来源:池州统计)


免责申明:

1、本页面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

2、本页面所转载的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3、本页面内容涉及到销售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售楼处为准。

分享到:

为你推荐

紫云府
5000元/㎡
经开区
花园洋房 养生盘
铜冠书香苑
8500元/㎡
站前区
改善房 自然湖
前城御澜湾
5200元/㎡
经开区
刚需房 低总价
月亮湾
8000元/㎡
站前区
刚需房 学校附近
伊美城市首府
8400元/㎡
站前区
改善房 大型社区
宇业天逸华府
5300元/㎡
经开区
刚需房 低单价

房产头条

关于我们| 荣誉资质|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版权说明|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05 - 2025 安徽新安爱房资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518000 举报邮箱:webmaster@xafc.com

错误

下载新安买房APP

买房更简单

客服热线

400-810-1298

我的关注